国动视界
【字体: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铭记历史 警钟长鸣——“9·18”防空警报试鸣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来源:抚顺政协

  讲述人: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委(国防动员办公室)副主任孟庆革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为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辽宁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18日”定为全省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日。选择这一天进行防空警报试鸣,不仅是为了检验防空设施,更是用这种穿透城市上空的声音,警示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居安思危、开创未来,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9·18”防空警报的拉响,也让我们打开历史记忆、关注国防安全、学会应急防护,接受国防教育的洗礼。今天,我们来详细解读“9·18”防空警报试鸣背后的故事,让大家清楚知道“为何鸣、如何鸣、怎么辨”。

  防空警报为谁鸣?首先,是对铭记历史的“深情回望”。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时鸣响警报,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记住:这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不能忘,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更要珍惜。其次,这是对和平年代的“居安思危”。当下我们生活在安稳之中,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突发危机也可能不期而至。警报试鸣提醒大家:国防不是遥远的概念,每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在危险来临时从容应对。再次,它还是一次“实战化应急演练”。很多人平时对防空警报很陌生,一旦真有紧急情况,可能会慌了手脚。试鸣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大家熟悉警报信号,知道听到不同警报该做什么,相当于给每个人的“应急技能”充一次电。

  防空警报怎么鸣?一是设备“体检”,确保警报“响得准”。防空警报要想清晰覆盖全城,设备必须“零故障”。每年年初,市发改委(国动办)人防服务保障中心技术人员都会对全市的警报器进行“地毯式检查”:无论是安装在高楼顶的固定警报器,还是可以移动的车载警报器,都会逐一测试线路、电源、发声装置,检测警报声的覆盖范围和分贝,发现零件老化就立即更换,确保试鸣时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清晰的警报声。二是提前公告,让大家“心里有底”。试鸣前1-2周,市发改委(国动办)通过官方渠道“广而告之”。内容很明确:哪天鸣、几点鸣、鸣多久、分几种信号,就是为了避免大家不知情而恐慌,同时也邀请大家主动关注、学习人防应急知识。

  三种警报怎么辨?警报试鸣时一般会分三次响起,每次意义不同、动作不同,记住“鸣停节奏”和“应对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1.预先警报:36秒,停24秒,重复3次,总共3分钟,节奏相对舒缓。它提示“注意!可能有危险要来,赶紧准备疏散!”此时,如果在家,立刻关掉煤气、电源,把应急包(装水、食物、手电筒、急救药)带在身上,快速前往小区附近的人防工程(一般门口有“人防”标志);如果在户外,找最近的坚固建筑(比如商场、写字楼)躲进去,远离广告牌、电线杆等易倾倒物体。2.空袭警报:6秒,停6秒,重复15次,同样3分钟,节奏急促紧张。它提示“危险马上到!别犹豫,立刻找地方躲好!”此时,如果已经在人防工程里,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蹲在角落双手抱头保护颈部;如果还在户外来不及进建筑,就趴在路边的土坡、花坛里,身体压低双手护头,避开开阔地带和易燃易爆场所(比如加油站)。3.解除警报:没有停顿,持续鸣响3分钟,声音平稳。它提示“危险过去了,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啦!”从人防工程出来时,要排队有序别拥挤;回家后先检查煤气、电路是否安全,确认没问题再正常使用;如果看到有受伤的人,及时帮忙联系急救人员,但不要擅自进入危险区域。

  9·3”阅兵式的礼炮声与“9·18”的警报声在时空交织,防空警报划破长空,警示我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阅兵式铁流滚滚,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钢铁意志。从历史伤痛到今日荣光,让我们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3号  邮编: 110032   网站标识码:210000000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90222727号    公安备案号:2101050200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