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动视界
【字体: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日本的城市地铁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4日  来源:上海民防网

  日本的城市地铁始建于东京1920年3月 23日东京成立了地下铁道株式会社.并于 1927年12月30日建成了东京第一条地铁,开创了亚洲城市地铁建设的纪元。至今,日本已有9个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札幌、仙谷、京都、神户、福冈)共建有600多公里地铁,是亚洲目前拥有运营地铁线路最长的国家之一。翻开日本城市地铁建设的 80余年历史。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战前地铁

  (一)早川德次与日本地铁

  在东京地铁的银座车站,至今还供奉着一尊被誉为“日本地铁之父”的早川德次的半身铜像。他于194?年留学英国伦敦,亲身体验了地铁的“好处”,学成回国后,立志要为日本建造地铁而奋斗终身。在日本地铁建设的初创期,他曾担任东京地铁株式会社的第一任常务社长。为东京第一条地铁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二)关东大地震与东京地铁

  发生于 1923年 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使东京的中心城区遭受到了毁灭性破坏。城市的重建.欧洲的经验,进一步转变了日本人的观念.推进了地铁的建设。

  (三)商业中心与城市地铁

  战前东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有“上野”和“浅草”两条,日本最早的城市地铁建设就选址在这两条商业街的连接道路下共设四座车站。开业试运营时.盛况空前。参观乘行者如潮。获得了巨大好评与成功,成为关东大地震后东京振兴复苏的里程碑。

  二、战中地铁

  (一)防灾抗毁

  二战中,尤其是战争后期,日本国土,特别是大城市时常受到敌方空袭、地面国铁和私铁等轨道交通系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然而建设在地下的城市地铁受空袭 破坏的程度较轻。因此,尽管当时地铁的电力供应和运输车辆严重不足。但是,相对于地面交通而言,尚有防空抗毁能力较强、较安全的感觉。故二战中一直持续运营。

  (二)“梦中司令部”

  二战中期间1945年4月,日本国运输省为了确保安全。提高战时物资的运输调配能力。曾计划将地铁、隧道改建成“地下军供物资的调度与指挥司令部”。由于隧道内的空气环境较差。通信不便,加上终战的快速到来。使改建后的“地下司令部”终未正式使用,成为“梦中的地下司令部”。

  (三)军用物资储备库

  一战、二战中,英国伦敦的地铁曾用作城市居民的防空掩蔽设施。二战中,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两市都有过这方面的计划和实施。东京地铁计划用作市民防空袭掩蔽部。而大阪地铁.则被军需部门征用。改建成军需品的储备仓库使用数月直至战终。二战结束后,又恢复了原有的地铁功能。

  三、战后地铁

  (一)东京奥运与城市地铁

  二战后,日本经济陷入全面困境。然而,勤劳、智慧和勇敢的日本国民紧紧抓住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几次特殊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是获得 1964年的“东京奥运”和旧70年的“大阪刀博”的申办权之后,全日本进入了一个“战后恢复、全 面发展”的高速经济增长期带动了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郊外私铁的发展、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聚,地铁的各种优越性,加速了城市中心地区地下铁道的规划与建 设。至 20世纪 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之前,日本建设城市地铁步人鼎盛时期。

  (二)环境保护与地铁建设

  进入20世纪 70年代,在完成了城市建设的第一轮超速发展高潮之后,日本中心城区人口进一步密集。交通产生拥挤, 新线建设遇到了新的难题。地铁施工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振动、噪音、尘上.阻 塞”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周边居民的强烈不满与反对。尤其是在征用地铁线路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或所有权)时,严重受阻,不得不使建设速度放慢,从而加速了地铁建设技术的革新和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解除“环保、用地、建设”等新矛盾。

  (三)既存资源重新认识与地铁大改造

  经过了近 30年的城市地铁高速建设发展期至 20世纪 80年代末,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已基本完成了中心城区地下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新线建设大幅减少,不少老线结构、设备老化、功能缺陷、环境质量差、换乘不便。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日本地铁的更新改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地铁车站的更新装修运营列车的空调化.环境设施的自动化和舒适化、以人为本的标志系统设置、各种交通系统之间的高效有序换乘、地铁车站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开发与连通搞活等,使原有地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改造时代.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功能与作用。

  (四)新技术地铁建设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隧道盾构技术进入了“多元复合型”的全新时代。为了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1990年,第一台水平双圆MF型)盾构应用于京叶线东京地下车站,双线区间隧道建设施工取得成功,从而引发了日本隧道盾构掘进机的革命。垂直双圆 型、水平三圆形、局部扩掘型、水平与垂直自由组合型、球型、马蹄型、四国组合 型等等多种形式的高性能复合型盾构掘进机开始研制与开发,为地铁的区间隧道和车站的暗挖施工建设,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第一台“水平三圆盾构”在大阪地铁7号线新大阪副都中心车站的暗挖施工建设中的成功,谱写了世界地铁建设史的新篇章。我国上海市的MS号地铁建设,已向日本购进了双圆隧道,开创了“区间双线隧道集约化盾构施工法”的新时代。

  四、二十一世纪地铁发展新趋势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日本东京的第一条环线地铁(12号线,又称大江户线) 建成通车了,线路总长43公里。这是在日 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制定的规划,泡沫经济破灭期中建设的新线。由于特殊的社 会、经济、科技与文化的背景,赋予这条地铁建设不少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经验:向全国的优秀建筑师征集设计方案,并将所征集的方案向市民公示。广泛吸取民众的建议,形成全民参与地铁建设的新运动。在每个地铁车站专设精致的“公共艺术广场”,增添交通建筑文化艺术的氛围。

  以人为本,为各类人员规划设计了服务设施和齐全完备的标志系统。

  充分应用高科技.采用线型牵引电 机,降低运营车辆高度.减少隧道断面尺寸。同时,吸收民间捐赠和赞助,降低工 程建设造价,实际投资比预算费用节省20%以上。

  充分开发利用城市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建设深层地铁换乘车站,创造与既有地铁线路的地下连接换乘条件,从而全面提高中心城区地铁线网的整体运营效率。同时,也为城市防灾、掩蔽和疏散提供了巨大的安全可靠的防御空间设施。

  (信息来源:北京市东城区民防)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3号  邮编: 110032   网站标识码:210000000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90222727号    公安备案号:21010502000270